Featured image of post 提醒篇

提醒篇

孩子總是轉頭就忘、丟三落四,該如何提醒他呢?

在教養過動兒的過程中,提醒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作。過動兒因其大腦發展的特殊性,對於注意力的維持和腦中暫存資訊的容納有一定的困難,因此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。本文將從不同角度,分享一些實用的提醒策略。

提醒的策略

任務 → 分批化

想像一下,將孩子的任務比喻成一座高山。對於過動兒來說,一口氣攀登整座山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力不從心。因此,將任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,就像是在山上設置了多個休息站,讓孩子可以一步步地完成目標,並在每個休息站獲得一些小獎勵,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和動機。

時間 → 外部化

過動兒的時間感的發展較慢:並不是他們「時間觀念不好」,而是他們天生有「對時間感受不穩定」(可以想像成天生患有近視眼,只是不是空間的近視眼,而是「時間的近視眼」)。因此在協助時,應考量其內在不穩定的時間感受,並致力於將時間「外部化」成孩子可以感受到的形式,如:

  • 視覺化
    • 如:有指針的大時鐘、視覺倒數計時器。
  • 聽覺化
    • 如:使用鬧鈴提醒,或預錄好的倒數聲音檔(若有期限前五分鐘、一分鐘、三十秒的額外提醒,對於孩子也會更有幫助。
  • 觸覺化
    • 若不方便使用會發出聲音的鬧鈴,也可以使用會用震動提醒的鬧鈴或 APP。

資訊 → 實體化

在關鍵的地點擺放具體提醒資訊,如: - 若孩子容易出門忘記帶東西,不妨在家門前放個小白板,寫上出門要記得帶的東西。 - 若孩子容易忘記檢查考卷,不妨在學校桌子貼上一張小卡,寫上「要檢查考卷」。若能搭配一些可愛的獎盃圖案或其它視覺化的動機提醒,效果更好。

獎勵 → 增強化

過動兒們對於要無趣、反覆的作業或任務,其面臨的內在阻抗比一般孩子高,要他們進行自我督促,也比一般孩子更加困難。請不要在一開始就完全冀望於他們對成就感的想像、對自身的責任感等內在動能,不妨大膽地透過各種獎勵的方式,增強孩子們的努力動機吧!在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之後,自動自發的熱情也會隨之而來的。

結論

提醒對於教養過動兒至關重要,而如何有效提醒則是一門學問。通過將任務分批化、時間外部化、資訊實體化以及獎勵增強化,可以幫助過動兒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,提高學習效率,並在未來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。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對您有所幫助,讓您的教養之路更加順利。

歡迎分享我的文章,引用請遵守 CC BY-NC-ND 4.0 授權條款
最後更新 Dec 06, 2024 22:03 +0800
Content crafted with GNU Emacs 🐃
Site built with Hugo.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.